如何有效控制砂石生产线生产的产品针状片现象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曾认为砂石骨料在混凝土中仅起填充作用,对混凝土的最终质量影响无足轻重,若想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只要多加水泥就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粗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砂石骨料用量在混凝土中所占50%左右,砂石骨料骨料的形状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最终影响工程质量。
施工规范要求粗骨料的
颗粒级配要合理,粒形要好,既要求
碎石扁圆、
方圆状
石头多,又要求针片状石头少,这是因为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扁圆、方圆状石头是滚动的,
摩擦阻力小,坍落度、扩展度大,便于泵送与施工;针片状石头是滑动的,摩擦阻力大,致使坍落度、扩展度小,不利于泵送与施工。同样
重量的碎石,针片状碎石的
表面积大于扁圆、方圆形碎石。针片状碎石表面积大,
吸水量也大,从而造成
游离水相对少而使流动性不好。同时,由于针片状碎石表面积大,就需要更多的
砂浆去包裹它们;但在浆体量一定的情况下,针片状碎石含量多,却没有足够多的浆体去
包裹碎石。致使混凝土粘聚性不好而出现泌水离析现象,最终影响混凝土的泵送与施工。骨料中针片状的颗粒会使混凝土的空隙率变大,受力后还容易被折断,混凝土强度降低。针片状骨料增加了新拌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和易性变差,使包裹性粘聚行变差,并倾向于一个方向的排列,不易振捣密实,受力易折。且针片状碎石比普通粒状的碎石韧性差,从而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性能。工程会因混凝土强度的明显下降受到非常不良的影响。砂石骨料的针片状含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具有重大影响。砂石骨料中的针片状含量是衡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有效控制针片状含量也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如果砂石骨料中针片状颗粒过多时,对混凝土的质量与和易性都有不良影响。而骨料中针片状含量多少与加工工艺及岩石种类有很大关系,通常碎石中的针片状颗粒是可控的。从粒径方面看,大颗粒骨料出现针片状的概率相对小很多,5-16mm的碎石因为需要破碎加工的次数较多,出现针片状的概率比较大;从设备工艺方面看,通常颚式破碎机偏高,反击破相对低一些,采用立式冲击破碎机加工后砂石骨料的粒型会更理想。因此厂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岩石特性选用合理的工艺,也可以请设计院所专家帮忙设计挑选设备。在
砂石生产线设计过程中,选用相应的
矿山破碎设备很重要,还要遵从相应的选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