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阿泰瑞克重工有限公司

服务中心 · 产品百科

机制砂的特点

发表时间: 【 字体:增大减小
一、什么是机制砂?
机制砂是砂(沙)的一种,主要是指通过专业制砂设备(立式冲击破碎机等)和其它附属设备破碎、筛选、洗选而形成的的岩石颗粒。粒径小于4.75mm,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机制砂的成品更加规则,并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日常需求。机制砂要有专业的设备才能制出合格适用的砂石。机制砂的原料是什么?一般而言,只要是硬度相当的石料就可以。准确来说应当选用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的火成岩、变质岩、水成岩。水利工程施工区多在野外,采用机制砂首先考虑就地取材以节约成本,如果能结合石方开挖的弃渣则更好。用作加工机制砂的母岩,抗压强度应符合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即饱和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8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60MPa,水成岩不应小于30MPa。
  机制砂是相对于河沙等天然砂而言。天然沙主要是自然力量冲击而成,如河沙、海沙等。 经过多年不断开采,天然沙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地区天然沙已枯竭或接近枯竭,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增强,很多地区与江河流域,为了保持自然景观、江堤河坝防洪安全、保护生态平衡,已出台规定严禁开采天然砂。受限于这些因素,天然沙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其利润越来越低,市场也越来越小。所以机制砂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市场份额也越来越高。
  机制砂也就是人工砂,不是自然形成的砂,用这种砂浇筑的混凝土就是机制砂混凝土。
  二、机制砂与天然砂对比
  随着天然砂的日益减少以及受政策保护,机制砂(也就是通过制砂机,立式冲击式破碎机等专业制沙设备粉碎后的沙石材料)市场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活力。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市场的需求巨大,促进了砂石市场的快速发展。利用反击高效制砂机生产的机制砂也以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市场,成为建筑材料的最好来源之一。
  1、坚固性与耐久性试验。机制砂的坚固性能比河砂稍差,但仍然达到GB/ T 141684293标准的优等品指标,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不存在问题。但在经常遭受摩擦冲击的混凝土构件中使用,必须掺用外加剂,还应控制混凝土的灰砂比和砂的压碎指标与石粉含量。
  2、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水泥拌合物性能的影响。通过水泥的试验、砂浆试验、混凝土试验,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与天然砂无大的区别,一般来讲,同坍落度的前提下,机制砂的用水量要稍大些,但要根据施工条件及结构物和运输等因素考虑。对混凝土的强度基本不变;用机制砂配制泵送混凝土等特种混凝土时注意砂率不宜过高,防止降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工程质量。
  3、机制砂的颗粒形状与天然河砂相比具有更多的棱角,与水泥浆的粘结能力更好。机制砂的颗粒度更不规则,在使用水泥等结构粘合时,往往有更好的粘合度,更抗压,使用寿命也更长。
4、含粉量大是机制砂不同于天然砂的一个重要特点,应将机制砂的含粉量和天然砂的含泥量区分开。天然砂的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0.075mm,由具有黏性的黏粒构成,塑性指数较大,与水泥水化后的结晶石不具有联系效果,因而天然砂的含泥量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构成。而机制砂的含粉量是小于0.075mm的磨细的岩石粉末,慵懒的岩石粉末不能与水泥发作水化反响,但其与水泥结晶石能极好的联系,在内部布局中起微集料的填充效应。经过对不同含粉量的机制砂装备不一样标号混凝土的测试,发现当含粉量不超越20%的时分,机制砂对混凝土的凝聚时间及强度发展等都无不良影响,并且在添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可泵性、强度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机制砂与天然砂相比,有以下区别和优点:
机制砂的材质优良、稳定。机制砂是人为选定的原料,材质均一、稳定,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与原料是一致的,没有天然砂那样复杂。天然砂的的原料岩石种类众多,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还含有某些不稳定的化学物质或者有害成分。
机制砂砂粒清洁,无泥质和其他有害杂质,性能稳定。粒度级配良好。一种人工洗砂,一个细度模数,只对应一个级配。它的细度模数和单筛的筛余量成线性关系。只要通过测定,建立线性关系式,测一个单筛的筛余量,便可准确、快速地求出细度模数。
而一般天然砂,一种细度模数,可以有多种级配。
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可以人为的通过生产工艺来控制,按用户要求来组织生产,这是天然砂所不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