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岩性母岩轧制的
人工砂石中石粉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如玄武岩制砂得到的骨料中石粉含量就比较低,而性脆的辉绿岩、强度较低的片麻岩和大理石等制砂得到的人工砂石中石粉含量就较高,大多在20%以上;且不同岩性石粉的自身性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的是辉绿岩轧制的人工砂,因辉绿岩母岩硬度高、性脆,加工出的人工砂中石粉含量高,且其中含有大量粒径在几微米的细微颗粒,原是干燥状态下筛得的辉绿岩石粉由于表面分子作用及静电作用的影响,颗粒间相互吸附粘结;经水润湿后筛得的辉绿岩人工砂石粉,在水和外部机械的作用下,颗粒间产生的分子粘结力和内摩擦力,最终使石粉微粒粘结成球粒,经水浸泡后静置干燥,可以结成具有相当强度的硬块,与硅粉加水静置干燥后的状态类似。而工程中常用的花岗岩石粉和石灰石粉加水静置干燥后虽能保持结块状态但一触即散。与此同时,因辉绿岩母岩中含有一定量的绿泥石、黝帘石等蚀变物,母岩中氧化硅、氧化钠的含量较高,石粉雨水接触后易溶出可加速水泥早期水化进程的钠离子,辉绿岩石粉需水量比高达107%,与常见石灰石的需水量比小存在本质区别;且辉绿岩石粉使净浆的凝结时间大大缩短。
苗尾水电站片麻岩石粉,因母岩中云母含量高达35%左右,导致石粉中的云母含量达到40%,且石粉中粒径小于0.08mm的颗粒占石粉质量的55.9%,粒径小于45微米的颗粒占石粉质量的31.2%,采用片麻岩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时,人工砂中石粉含量从6%增加到18%时,混凝土单位用水量随石粉含量增加而增加,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则逐渐变差,与其他工程常用的石粉对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拌合物性能的影响规律存在较大差异。
锦屏二级水电站枢纽工程采用的是大理岩石轧制的
人工砂,大理岩石属于中碳酸盐变质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其化学组成与工程中常用的石灰石粉相近,需水量比96%,接近一级粉煤灰,石粉中部分粒径较小的微细颗粒可当掺合料使用。为此应适当提高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限值。
由此可见,石粉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与其细度密切相关。当颗粒细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有效改善以水泥为主的胶凝材料的颗粒级配,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并填充水泥浆体中的孔隙,使水泥砂浆更致密从而改善混凝土性能。